当电子烟披着“时尚外衣”渗透校园,当传统烟草仍在制造万亿级产业链,你是否想过:我们这代人,可能是最后一批被烟雾笼罩的“试验品”?
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烟草业监督机构STOP发布的《钩住下一代:烟草业如何俘获年轻消费者》报告显示:
“全球估计有3700万13-15岁的青少年使用烟草。在许多国家,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比例超过了成年人。研究表明,使用电子烟会增加使用传统卷烟的可能,尤其是对不吸烟的青少年群体,可导致其使用传统卷烟的可能性增加近三倍。
同时,烟草巨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花费超过90亿美元来推广营销它们的产品,其中不乏烟草巨头为了终身获利而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营销广告,造成新一轮尼古丁成瘾浪潮。”
烟草业的矛头直指青少年,而这一届年轻人似乎不打算乖乖就范。2025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“拒绝烟草诱惑,对第一支烟说不”。作为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,青少年一旦接触烟草,危害远超成人,“拒吸第一支烟”,为青春筑起健康防线。
一、青少年
为何选择“第一支烟”?
好奇与模仿心理:青少年因好奇尝试吸烟,偶像、家长或影视角色的吸烟行为成为模仿对象。
社交压力与攀比:同学间“以烟会友”现象普遍,部分青少年为融入群体或彰显“成熟感”而吸烟。
逆反与错误认知:家长、学校的严格管控反而激发逆反心理;部分人误以为吸烟能“提神减压”或“提升社交魅力”。
二、吸烟对青少年的致命危害
呼吸系统:烟草中的焦油、一氧化碳损伤呼吸系统,增加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癌风险。
心血管与大脑:尼古丁刺激心脏,导致血压升高、血管硬化;烟雾中的一氧化碳降低大脑供氧,引发注意力下降、记忆力衰退。
发育受阻:吸烟抑制性激素分泌,影响青少年身高、肌肉发育,甚至导致女生月经紊乱。
心理与社会影响
尼古丁成瘾性极强,青少年一旦依赖,易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吸烟行为可能诱发逃课、学业下滑,甚至诱发不良社交圈的形成。
三、烟草终局:
全球正在按下加速键
在探讨控烟的未来时,“烟草终局”(Tobacco Endgame)的概念正在不断被提及。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实现全球烟草使用率显著下降,最终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,通常定义为吸烟率低于5%,甚至完全杜绝烟草产品的销售和使用,实现“无烟世代”的愿景。
挪威宣布2035年实现“无烟国家”。新加坡00后开始视吸烟为“上个世纪的野蛮行为”。
新西兰发起“断代禁烟”,自2023年起禁止向2009年后出生者销售卷烟,直接宣告“Z世代将是末代烟民”。
加拿大已成为第一个要求在每一支卷烟上印上警示的国家。每支卷烟上的警告每天都会传达给每个吸烟者。孩子们在家里会看到烟灰缸里有警告的烟头,会在敦促父母戒烟时提到这些。年轻人从朋友那里买了一支烟,即使没有看到包装,也会看到警告。
四、江苏疾控倡议
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,控烟需全社会共同行动!让我们携手做到:
1、不递烟、不劝烟,抵制烟草社交文化。
2、主动宣传烟草危害,做无烟环境的守护者。
3、严格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等法律规章,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,发现违法售烟行为,拨打12313举报。
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场文明的跃迁。你的每一次拒绝递烟,每一次劝阻公共场所吸烟,都在为无烟世代投票。